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粤赣省委旧址
  0粤赣省委旧址,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苏维埃区域不断扩大。为了行政指挥的便利和发展南方战线的革命战争,同时开发钨矿发展赤白区间的贸易。1933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决定在会昌设立粤赣省。辖于都、会昌、西江、寻乌、安远、信康等七县和兴龙县委、武西工作委员会、信康赣县委,远殖游击区包括闽粤赣边区各县的广大区域。8月下旬至9月初,先后建立临时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11月4日,在林岗坝陈屋祠堂召开了粤赣省第一次-表大会,选举罗迈、刘晓等37人为省执行委员,刘晓为书记。省委机关驻文武坝邹屋,不定期出版省委机关报《前线》和《省委通讯》。粤赣省建立后,55万南线军民在0粤赣省委的领…[详细]
汉仙岩摩崖石刻
  汉仙岩摩崖石刻(汉仙岩”、“壁立万仞”、“天子万年”、“渐入佳境”、“汉钟离得道处”“仙人奕乐”、“月窟”、“天台”、“问天台”、“鞠躬门”、“和掌门”、“狮”、“龟”等),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甲古窑址
  上甲古窑址,地属寻乌县文峰乡,共有窑包44处,分布面积约25平方公里,有出产于隋唐至北宋时期的碗、盏、碟、罐、壶四系罐及油灯等器物。上甲古窑址是1981年至1990年文物普查期间发现的,地属寻乌县文峰乡,处闽、粤、赣三省交界,距县城15公里。上甲古窑址共有窑包44处,分布面积约25平方公里。接地理形势,可分为上甲、圆墩背_圹塔里、高桥头四个区域。上甲窑区以上甲村为中心,周围散缀堆积6处。器物有碗、盏、碟、罐、壶四系罐及油灯等。其中以敞口深腹碗、直口瓜棱腹碗、金鸡纽花系罐及陀螺纽双系罐为多,胎体厚薄适中,质地粗细不一。釉色青中闪白或闪黄,多数不开片。1990年赣州博物馆与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组成联合…[详细]
水头步蟾坊
  “步蟾坊”。是一座全木结构的三层牌坊,上有盖瓦。是赣南现存最古老的牌坊,距今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因其奇特的风格,被当地人称为“木牌坊”。站在步蟾坊下,仰望牌坊,高达10余米的牌坊全用木头支撑着,牌坊最顶端3把铁戬朝天而矗,牌坊坐南朝北,经受着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它的宽有11.2米,进深3.55米,四柱三间四楼重檐,四根巨大的立柱及八根饯柱分立着支撑整个牌坊,同时在牌坊上还分别分层次以拱支承出檐起翘,使得整个坊牌显得高大挺拔,结构看似简单,却很合理,并且各个部位受力均匀,牌坊上的三个大字“步蟾坊”苍劲有力。牌坊建立在明正统6年(1441年),当时为了纪念于都人谢宁考中举人而建的功名坊,步蟾坊不仅年代…[详细]
平茶寮碑
  平茶寮碑,是明朝大儒王守仁在平定江西地方武装起义后留下的记功碑。今位于江西赣州市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明朝中叶,江西边远山区地方武装盘踞为患,数十年不得解决。朝廷启用王阳明巡抚南赣和江西。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王阳明率军平定桶冈、横水,剿灭以谢志山(一作谢志珊)为首的地方武装。勒石记功,在桶冈险要之地茶寮(今江西赣州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巨石上留下《平茶寮碑》。《平茶寮碑》,当世称《茶寮碑》,位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巨石岩壁上,高8.4米,宽4米,迄今已超500年,后人来访络绎不绝。碑体西侧有大楷石刻“纪功岩”三字。碑体东侧有王阳明草书诗文碑刻二则。均为王阳明真迹…[详细]
油山游击队交通站-上乐塔
  红军游击队地下交通站――上乐塔。位于油山镇上乐村,系明代建造的六面五层砖塔,塔高29米,塔身略向东倾斜。红军长征后,红军游击队把这里作为秘密交通站的接头处,交接或转发了大量的情报材料、政治教材,解放后曾发现埋藏在此的红军-和油印器材等革命文物(红军或地下党员把情报塞进可以移动的砖块里面)。游击队转移时将-支弹药、文件和油印器材藏在塔壁内或埋在塔下。上乐塔成为赣粤边区特委和游击队的生命线。在上乐塔必经的小路上有用小石块拼凑的小字“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详细]
大石门摩崖石刻
  大石门摩崖石刻位于双溪乡大石门村门前自然村公路旁,其南靠上犹至双溪以公路,北临双溪河,高于河床1.5米。文字面约一平方米大小,刻有十四句四字诗一首,文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石边石壁较窄,字略显小,有一指大,左边字形渐大,有的达三指宽。字体属正楷,工整绢秀;雕法为阴刻,刚健、有力度。文字内容是:青山翠色,磊落葱茏;石濑浅浅,飞龙翩翩;壁立中柱,波涛汹汹;形曰灵龟,羲文是宗;显千万世,申锡天穷;蔚起人文,有虞歌风;猗与胜地,於焉托踪。建兴二年虞去虎书。以上字面分析,这是一首赞美山河、抒发文人情感的诗篇,可能出自当时不得志文人士大夫之手。作者鉴于当时国事混乱、战争频繁,文人难以施展才华,流露发泄心头…[详细]
清园古建筑群
  清园古建筑群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南枫树山林场蟠龙岗,这些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从市区当地及邻近地区如浮梁拆迁组合而成的,目的是便于“集中保护和展示”。建筑群分“明园”和“清园”两部分,含景德镇市地区明至清两代遗存的十一栋村世俗精典代表作,较为集中地反映着该地区明清两代乡村建筑及乡村建设的基本状况。明园、清园古建筑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其散处于偏远地区,难以保存,更无法利用,迁移到博物馆内均用作陶瓷文物陈列室、画坊、接待室等等,与陶瓷文化主题密切结合;此外,在迁移这些古建筑时也注意了多样性和典型性,选择了闾门、祠堂、不同等级官僚的宅邸和一般民居等多种类型的建筑,使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概貌能…[详细]
涌山洞遗址
  涌山洞遗址位于乐平市北33公里的涌山镇涌山山腰部岩洞内。洞内高9米,宽15米,长约200米。 196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首次进行考察发现,洞口附近堆积物分四层,在第三层0土了多种动物化石和石英质石制品,其中一件人工痕迹清楚,伴出的动物化石有豪猪、黑鼠、剑齿象、犀牛、水牛、羊、水鹿等。 经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专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鉴定,涌山洞遗址发现的化石属华南中更新时期的动物化石。涌山洞遗址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距今约10万年。动物化石原件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该遗址为江西省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1964年《人民日报》第四…[详细]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是萍乡红色旅游重要景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今安源广场东侧。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胜利后,工人俱乐部部员增至12000余人。为切实保护工人的利益,发展经济事业,1923年2月7日,成立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并设门市营业,易礼容任总经理,后由毛泽民接任总经理之职。消费合作社资金来源,由俱乐部拨出专项基金和在俱乐部部员中招股,给每位认股者发放石印股票作为凭证,定期进行分红。消费合作社主要经营兑换银钱和贩卖日常生活物品业务。由于货物价格较便宜,凡是持有购物证者可到合作社购物,因此很受工人欢迎。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详细]
萍乡孔庙
  萍乡孔庙(含大成门(戟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月台、大成殿、明伦堂)萍乡孔庙,是在中国已知的22座孔庙中兴建较早,也是江西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孔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为唐萼倡建,故址在萍乡市南正街的宝积寺后,北宋时兵毁。自南宋后经过八次迁建,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建。孔庙,1987年就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1981年时,萍乡孔庙就被辟为萍乡市博物馆,在大成殿西侧的训导斋和明伦堂内,还有萍乡古代文明陈列馆。有着“世界罕见、亚洲第一”之称的巨型千年灵芝,以及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蛋化石都曾在这里展出。2010年,萍乡市博物…[详细]
文廷式墓
  文廷式墓座落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山风景名胜区的杨岐普通寺后山,墓碑中行书“诰授中宪大夫日讲起居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显考文公讳廷式府君之墓”,墓碑两旁是当时南昌知府沈曾植撰书的对联:“青简尚新,宿草将列;鸱鸮东徒,松槚成行。”文廷式,字芸阁,又字道希,江西萍乡人,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殁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二十四日。光绪已丑钦取内阁中书第一名,庚寅恩科进士,复试一等第一名,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旋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纂修,江南乡试副主考官。甲午御试一等第一名,升授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署大理寺正卿。文廷式赞助光绪皇帝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为慈…[详细]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天主教堂(含主教堂、官厅、培德女小(文栅修院)、大礼堂、神父楼(培德女中)、教友宿舍、教会医院、浴室)位于锦江镇冲虚山,又称圣类斯教堂,民国7年(1918年)由美法神会合建,法国神会田烈诺主持,美国旧金山圣玛利教堂提供经费,历时四年,于民国11年竣工。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经堂、官厅、神父楼、大礼堂、培德女中等大小建筑物17幢。大多为砖木结构,罗马建筑风格为主的中西合璧建筑,主建筑“圣类斯堂”(经堂)长24米,宽13米,高12米,红石石柱,哥特式建筑。时为抚州、上饶、景德镇等地区21个县(市)天主教教徒心中向往的“圣地”,是当时江西教堂五大教区之一。…[详细]